“走进历史 感悟人文”——霸州市博物馆“国际博物馆日”系列线上展(二) 当前热文

来源:霸州微生活 时间:2023-05-18 18:22:36

“走进历史 感悟人文”


【资料图】

霸州市博物馆“国际博物馆日”系列线上展(二)

前言

(一)兵部尚书——王遴

(戏曲《王遴救孤》即是描述王遴救护杨继盛子女的故事)

殚精竭虑 戍守边关

严嵩为打击和削弱王遴的影响,以抗击蒙古入侵的名义,调王遴到山西苛岚任兵备副使,自此镇守苛岚、延安、绥德、宣化,达二十年。

王遴为巩固边防,积极操练士卒,修建要塞防御工事,建立联防、侦察组织,带领士卒兴修水渠、屯田自补。其间,敌寇多次入塞,均被王遴率兵击退。为明朝北疆的安全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
(宣化 镇朔楼)

(二)翰林学士 振威将军 河道漕运总督——吴邦庆

吴邦庆(1765-1848),字霁峰,霸州东关人。清嘉庆元年二甲第四名进士,翰林编修。

吴邦庆生性聪慧、精力充沛,探究书理、务求甚解。其墓志载:公幼明敏,勤于治事,读书必求致用。

(吴邦庆墓志 现藏于霸州市博物馆)

吴邦庆曾任监察御史,给事中,内阁学士。外放任山西布政使、河南布政使,成为主管一省钱粮、行政的长官;后历任湖南巡抚、福建巡抚、刑部侍郎、安徽巡抚、江西巡抚,主持一省军政。最高职务是漕运总督、河东河道总督,振威将军,为国家一品大员。

为解决大运河枯水期南粮北运的难题,吴邦庆开创了梯级放水升降船闸、以便漕船顺利通行的先河;为防范江河堤溃,在雨季到来之前,实行了储料备险制度;他还实施和利用黄河淤泥,填沼造田以解决人口剧增造成的粮食短缺问题。

(大运河水系示意图 )

另著有《渠田说》,编有海河流域治理的《畿辅河道水利从书》等文献。

(三)太子少保 建威将军 闽浙总督——边保全

边宝泉(1831-1898),字廉溪,号润民。原籍奉天辽阳,其祖先随清军入关,后定居在霸州城内,属镶红旗汉军籍。边宝泉二十六岁中秀才,三十岁中举人,三十五岁中二甲第七名进士,当即授翰林院庶吉士,而后转升翰林院编修、监察御史。

边宝泉历任陕西督粮道台、陕西按察使,主管一省司法;任陕西布政使、江西布政使、河南巡抚、陕西巡抚、福建巡抚,主管一省行政。其后又文武兼治任福州将军、兵部尚书、都察院右都御史、闽浙总督,成为一方大员。

边宝泉在闽期间兼任福州船政大臣,他建工厂、办学堂、造兵船、聘洋员,可称为近代洋务运动的开拓者。

闽浙总督 鞠躬尽瘁

甲午年(1894),边宝泉出任闽浙总督兼福州将军。这一年中日在黄海开战,北洋水师受挫。慈禧太后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,决定割让辽东半岛、台湾、澎湖给日本,并承认朝鲜、琉球“独立”。边宝泉极力反对割台,力主以战抗之。

(边宝泉任闽浙总督时修建的海防炮台)

END

来源:华夏民间收藏馆

审定:康  健

文字:赵  越

排版:韩  静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北方文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 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